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时空智能与社会计算学术研讨会 会议手册

发布时间:2024-12-11 09:30 来源: 作者:

时空智能与社会计算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  
2024年12月19日  

     
1  

     
会议简介      

“时空智能与社会计算”学术研讨会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经济态势时空动态感知技术及应用”举办,旨在为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时空智能与社会经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促进各单位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创新,推动区域经济态势感知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顺利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决策依据。

由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经济态势时空动态感知技术及应用”,旨在利用多源时空大数据技术,构建新型区域经济态势监测时空增强指标体系,研究突破精细尺度的区域经济态势感知与预测模型,为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区域经济高质量运行监测与决策支持,服务于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

项目组牵头单位北京大学,课题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以及课题参与单位国家信息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华融合媒体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2  

     
会议须知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9日 9:00-18:00

会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6号

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11层集贤厅

联系人:

董全华:dqh@pku.edu.cn;

黄舟:huangzhou@pku.edu.cn



     
3  

     
会议日程      



     
4  

     
邀请报告嘉宾简介      

undefined

龚健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曾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学会会长,现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测绘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主编。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论著他引共20000多次。

黎夏,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专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黎教授长期从事复杂地理过程非线性演变的地理信息表达机制研究,建构了地理模拟系统理论,实现了多尺度人地耦合过程时空分异的智能化建模,解决了协同气候变化模式的全球尺度土地利用精细化模拟科学难题,可为未来地球计划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研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等提供未来土地利用场景支持。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被同行评价为地理模拟先驱研究,并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地球科学奖。

杨杭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担任世界航空运输学会中国分会主席,SSCI期刊Transport Policy副主编,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顾问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等兼职。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尚德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和供应链管理,已发表60余篇SSCI期刊论文。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课题,获得了第二十七届世界航空运输学会最佳论文奖,教育部第十五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育部第七届和第八届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和第十五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入选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教育部首批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团队。100余次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央视财经频道(CCTV2)、人民日报、凤凰卫视、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采访。

涂云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教授。入选“日出东方”北大光华青年人才,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2021,2024),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24),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和2006年先后获武汉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亚太青年计量经济学者会议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4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多个国际国内知名专业杂志。著作教材《时间序列分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22年9月出版。研究领域涵盖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计量方法、大数据分析、金融计量和预测等。

王燕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Michigan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宏观经济预测、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财贸经济》、Applied Economi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目前在研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已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项;作为第一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2016年以来,独立撰写及参与撰写的研究咨询报告被国务院办公室、国务院参事室、教育部社科司、厦门市委等上级主管部门采纳约20多份。


修春亮,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城市规划学刊》编委等,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城乡规划理论、韧性城市、城市与区域的“流空间”结构等方面。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市、县、镇和开发区等各类规划研究课题多项。曾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称号。

刘宇,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长聘正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分析能源与环境政策的经济和排放影响。目前,发表期刊论文168篇,其中,SCI(SSCI)论文140篇,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Sustainability 等发表多篇论文。主持科研课题56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双碳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等。

田佳,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副所长,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输经济和水运规划等。长期从事全国或区域性港口规划、水运需求分析与船型论证、港航战略规划咨询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30项。主持完成的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LNG码头布局规划、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发展的意见、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规划等成果获省部级部门印发。著作包括《中国港口经济运行发展报告(2023)》《2022年西南沿海港口经济运行分析与2023年展望》等。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全国性行业学会协会科技成果奖项20余项,其中一等奖9项。

彭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南南学院的助理教授。2019年9月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2年期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耶鲁大学2014-2015年度的Fox Fellow,并担任国际发展中心(IGC)在赞比亚基建经济效应评估项目的课题负责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贸易与环境经济学,近期的研究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全球自愿碳汇市场等方面。他的学术成果已发表于多个领域内的权威国际期刊,并担任多家国际权威期刊的匿名审稿人。他曾受邀在世界银行的基础设施与发展大会(Infra4Dev)及其他十多个国际会议上发表专题报告。

牛犁,200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国家信息中心工作,现为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内外宏观经济、能源、国际油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科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有关“高质量发展”、“能源需求”、“潜在经济增长”、“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研究课题100多项。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纵横》等期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曾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曾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国家信息中心“突出贡献奖”。被聘为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委员等。

罗锋华,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综合管理处处长、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方面。担任福建省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生态文明建设可视化跟踪管理系统、改革地图等10余个信息化项目的负责人,其中经济运行监测平台获福建省委、省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办机要局、国办电子政务办、国家信息中心等肯定。承担新质生产力监测与评价、城乡人口时空大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等数十项课题研究,牵头编制福建省高频经济景气指数、新基建指数、数字经济指数,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发改委领导肯定批示。作为执行负责人,完成《基于高频多源数据融合应用的福建省经济运行监测研究》,获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李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城市科学与计算研究中心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围绕智慧城市、复杂系统、信息检索等方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开展人工智能与城市科学的前沿交叉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自然·计算科学)、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机器智能)、Nature Cities(自然·城市)、Nature Human Behaviour(自然·人类行为)等综合性期刊,在ACM KDD、NeurIPS、ICLR、WWW等CCF A类会议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引用26000次,授权专利50余项。先后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计算机领域重要国际会议ACL、WWW、SIGIR、UbiComp最佳/优秀论文奖7次,30余次担任人工智能领域KDD/WWW/AAAI/IJCAI等国际会议SPC/PC成员与ACM IMWUT、IEEE JSAC/TNSM/CM等国际期刊(客座)编委,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IEEE ComSoc亚太区杰出青年学者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等。

上一篇:遥感所博士生获批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下一篇:第十七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第三届生物多样性遥感应用研讨会及数字生态专业委员会筹备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