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由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博士生论坛(2024 International Graduate Workshop on GeoInformatics, IGWG 2024)于北京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2名教师进行报告和点评工作,来自1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2名优秀硕博研究生在论坛分享了学术进展,近百人参与会议交流,现场讨论热烈踊跃。
论坛上午场于中关新园集贤厅举行,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林佩蓉主持。会议开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何建森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欢迎,强调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随后,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遥感所所长郭庆华在致辞中介绍了遥感所近年来的发展,并敦促学生以国际化视野为目标,积极在各大学术活动中展现青年人的风采。最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邵振峰和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副主任刘志赵分别对参与汇报的学生予以了鼓励和建议,并就本次论坛对促进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青年学者交流与思想碰撞予以肯定和赞扬。

何建森老师致辞

郭庆华老师致辞

邵振峰老师致辞

刘志赵老师致辞
开幕式邀请了五位学者嘉宾作特邀报告。武汉大学地理信息国际研究院副院长Timo Balz讨论了新纪元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国际化问题;佛罗里达大学地理系长聘副教授胡于杰分享了关于飓风期间佛罗里达州移动网络的多尺度分析的研究成果;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申琳介绍了基于卫星雷达干涉图像识别地震和火山灾害的方法;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副教授刘信陶分享了残障人士的智能设施及智能流动和信息物理空间中的人类活动研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曾招城分享了团队关于风云卫星大气成分遥感的研究成果。五位学者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讨论。

Timo Balz老师报告

胡于杰老师报告

申琳老师报告

刘信陶老师报告

曾招城老师报告

与会师生积极讨论

论坛上午场与会师生合影
论坛下午场于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分为“遥感科学专场”(由兰逸舟同学、郑英君同学主持)和“时空大数据专场”(由杨骏杰同学、尹瀚玙同学主持)两个分会场,以及海报展示专场(由黎泽辉同学主持)。青年学子们共进行了26场口头报告和16组海报展示,与同行学者积极交流切磋自己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得到了来自各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建议,并从其他报告人的分享中获得启发。
口头报告、海报展示中同学们与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10位专家学者作为评委对学生们的汇报进行点评。在与会学生精彩的交流角逐后,经评委老师打分评议,论坛共评选出口头汇报特等奖2位、一等奖3位、二等奖4位;海报展示特等奖1位、一等奖1位、二等奖2位。
评委点评同学们的口头报告
论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任华忠主持,遥感所副所长范闻捷作为主要颁奖嘉宾。任华忠老师就本次论坛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鼓励青年学子在未来进一步积极参与到科研交流合作中。随后,范闻捷、刘志赵、Timo Balz三位老师分别为论坛的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奖品,刘信陶老师为入选报告者颁发了参与奖。在闭幕式的最后,刘志赵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明年将于香港举办的2025 IGWG,表达了与各位青年学者在明年相聚香港的期待。

任华忠老师主持闭幕式
范闻捷、刘志赵和Timo Balz三位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论坛获奖名单:
口头报告特等奖:华健聪,郑楷颢
口头报告一等奖:袁子珉,Weihua Huang, 安潇
口头报告二等奖:万重山,陈丽,张国平,王杰
海报展示特等奖:任书良
海报展示一等奖:苏俊伟
海报展示二等奖:林浩媚,张春林

口头报告二等奖得主:万重山,陈丽,张国平,王杰

口头报告一等奖得主:袁子珉,Weihua Huang, 安潇

口头报告特等奖得主:华健聪,郑楷颢

海报展示二等奖得主:林浩媚,张春林

海报展示一等奖得主:苏俊伟

海报展示特等奖得主:任书良

参与报告的同学合影
本次论坛为与会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同学们在沟通交流中获得了新灵感,在激发创新思维的同时拓宽了视野;通过在论坛中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学生们为展示学术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将来面向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做准备。
特别鸣谢志愿者兰逸舟、黎泽辉、刘芯羽、任淯、杨帆、杨骏杰、尹瀚玙、郑英君为本次论坛的辛勤付出!
供稿、摄影:杨帆
审核:黄舟、林佩蓉、万玮、林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