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评论文章 | AlphaEarth Foundations:遥感基础大模型的潜力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09-29 14:58 来源: 作者:

引 言

近年来,“嵌入向量”表征已成为遥感基础大模型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比学习等自监督方法,嵌入向量能够将光学影像、SAR、激光雷达、气象再分析、DEM以及文本等多源异构地球观测数据映射到统一的高维语义空间,形成紧凑、可计算、可迁移的通用特征表示。其意义不仅在于实现高效压缩,更在于提取并对齐地表状态与动态过程的核心信息,从而显著减少传统方法中繁琐的数据预处理或特征提取环节。

目前,国际上已出现若干可复用的嵌入数据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支持地物检索、聚类、变化检测和分类等任务,大幅降低下游应用的开发与计算成本。在实践中,研究者可借助近邻传播、相似度匹配或轻量级模型,快速实现地物识别、异常检测与变化追踪。同时,嵌入向量能够记录时序演化轨迹,并通过同一像元的时间序列嵌入轨迹刻画地表状态与动态过程,揭示作物物候变化、城市扩张以及灾害响应等演替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嵌入向量将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统一的“语义底图”,使得生态、水文、城市与气候等领域人员在未来能够在同一表示空间中开展协同分析,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向综合集成发展。

本文以 AlphaEarth Foundations(AEF)为例,系统评估其作为遥感基础大模型在多任务适配中的潜力与局限,并结合相关开源模型剖析嵌入向量的生成机制与应用边界,旨在为后续模型研制以及在生态、农业、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秦其明


作者简介


秦其明  教授

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博士后。自1992年8月留校后致力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4年至2021年间,连续主持十八届“北京大学暑期定量遥感研究生课程班”,并主编《遥感概论网络课程》等教材。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国家高分重大专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学术成果方面,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出版专著3部。多次荣获科技奖励,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以及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全文请在中国知网下载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学报创刊于1996年,创始人为陈述彭院士。学报现任主编徐冠华院士,执行主编陆锋研究员。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EI 、Geobase,Scopus,JST,CA、ICI World of Journals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据2021—2024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显示,在CSTPCD所收录的2000余种自然科学类期刊中,学报连续4年综合评价总分位列全国前5%,其中2024年全国排名第41位。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主要刊登以地理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认知理论、地理时空大数据挖掘、地理空间智能分析、地球信息图谱、遥感信息提取、虚拟地理环境、地理空间综合分析等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评论与简讯,重点关注地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创新成果的报道。学报开办有地球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地理空间分析综合应用、遥感科学与应用技术等栏目,并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先后组织了多个专刊。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赐稿,欢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内外学术会议组织专辑专栏。



下一篇:山水一程,知行相成——北京大学遥感所2025年度3S野外综合实习圆满结束